爱猫者的一个常识:猫猫的脚底有哪两个功能?
触碰猫咪脚底肉垫后,猫咪会立刻缩回去。如果一再纠缠的话,甚至会惹怒猫咪,它会露出一副“很讨厌”的表情来,那是因为肉垫非常的敏感。人的敏感部位被人摸了以后也会全身一颤,跟这个是一样的道理。
肉垫表面的皮肤要比其他长毛部位的皮肤更厚一点,但是由于皮肤内侧有很多的神经,所以很敏感。正因为敏感,才能顺利行走于不稳定的地方。迟钝的脚底在凹凸不平的地方,是什么都感觉不到的。而且肉垫上都是脂肪与弹性纤维,这样脚底就能跟凹凸处紧密结合在一起了。
除此以外,猫咪脚底的肉垫还起到了防滑的作用。具体方法就是在紧张的时候出汗。猫身上除了肉垫以外就没有汗腺了。猫出汗不是为了调节体温,而是为了防滑。我们人类也一样,紧张的时候手心会出汗。当人类还是猴子的时候,出汗是为了爬树时防滑。猫的肉垫出汗也是同样的原理。
另外,肉乎乎且敏感的肉垫确保了狩猎时不会发出什么声响,让潜伏成为可能。可以称作是消音的肉垫。
不过,虽说是很敏感的,但轻轻抚摸的话,也会让猫咪觉得“很舒服”。如果主人能满怀感情地轻轻抚摸的话,猫咪会张开爪子,露出一副很高兴的样子。粗暴的抚摸当然是忍受不了的。
大的肉垫并不是“手掌”
猫咪的前脚底有五块豆子大小的肉垫以及一个看上去像“手掌”一样的东西。其实那不是手掌,所有肉垫的部分都是脚趾,豆子大小的肉垫是脚趾的前端部分。而看上去像“手掌”一样的东西连接的是脚趾的根部与第二关节部分。
猫是用肉垫接触着地面走路的,也就是说仅仅用脚趾走路。后脚就跟我们人类的“用脚尖走路”是一样的。动物的骨架都有共通之处,但用什么来接触地面走路就各有不同了。像人类这样,一直利用到脚后跟的动物是比较少的,只有猴子、熊、熊猫跟浣熊。小熊猫能够两脚站起来,就是因为连脚后跟都着地了。
接下来让我们来找一下猫的脚后跟在哪儿,手腕在哪儿。动物的关节都是一样的,只要找自己的手脚弯曲的部分就可以。猫的脚后跟要往上很多,那是因为脚腕内侧有跟腱在的缘故。同样,试着找一下前脚的脚腕、肘、肩膀。
猫咪手腕上也有肉垫?这并非手指,因为不存在六指的动物。那为什么在这个部位会有一个肉垫呢?这就不得而知了。我们仅仅知道它存在于手腕的位置上。可能是进化过程中“被遗忘的东西”吧。
老舍笔下的猫留给你怎样的印象?(题目:《猫》)?
猫的形象在老舍的笔下栩栩如生,挚情跃然纸上,表达了作者爱猫至深是有缘由的。
作者怀着对猫喜爱的心情,通过仔细观察,写出了猫的性格。字里行间充溢着对猫的极其喜爱的感情。 生动地描述了猫的古怪性格和它满月时的淘气可爱,首先是表达了真挚的感情。老舍先生对家里猫的爱如同对儿女的爱,因此无论是古怪还是淘气,在他眼里都是十足的可爱。而且人与猫之间互相信任,和谐相处,创造出一个非常美好的境界。
如果你养的小宠物:猫咪死了,怎么处理呢?
作为一名宠爱爱好者,建议火化,不建议埋葬,更不建议随意丢弃。现在几乎每个宠物医院都有火化业务,一般分为集体火化和单独火化,区别在于单独火化有骨灰及火化前祷告的照片、视频等。
父母因为下乡,所以从小在爷爷奶奶身边生活,奶奶家除了养的有鸡、鹅、狗以外,还有一只大狸花猫。这只猫非常懂事能干,当然我说的懂事能干不是说它会撒娇卖萌,而是指它几乎不用家里喂养,差不多全靠自己在外打拼,玩命抓老鼠,自己养活自己,经常是白天一天在家睡觉,天黑了就跑出去抓老鼠了。有时是在外面抓住了老鼠直接就吃掉了,有时则会叼回家来再慢慢的享用,因为有时是半夜回来,它就会在外面“喵喵”的叫和挠门,爷爷就得起来给它开门,慢慢的家里几乎再难以发现老鼠的身影了。
这只刚满月的小家伙从开始抱来,到长成一只威武的大狸猫,在奶奶家生活了6年多,而它不停辛苦不懈的抓老鼠也让左邻右舍非常喜欢它。只是它性格太高冷,从来不喜欢跟我亲近一下,更不会黏人,就算抱住它也会使劲挣脱,知道了它这样的性子也就不再抱它和它亲近了。
但是不幸发生了,那是一个冬天的早晨,天还没亮起来,爷爷奶奶又听见门外的猫叫声,只是这次的声音很微弱却又特别凄厉,等打开门以后看到它的样子让人震惊和心痛不已,不知是什么样狠毒恶毒的人竟然把它伤害到这样的地步(具体情况就不在这描述了),它已经奄奄一息了,满身的血迹甚至都已冻成了冰碴,但是它还是在这寒冷的冬夜里不知道挣扎了多久才爬回了家。爷爷奶奶难过的受不了,但是那个年代根本没有宠物医院,并且受到这样严重的伤害也根本救治不了,我们只能无助的看着它死去。那一刻我心里痛恨和诅咒那个下毒手的人,我从没这样恨过一个人。
天大亮以后,爷爷把猫猫的尸体装进了纸盒子里,然后埋在了自家菜地里,一连好多天家里都被一种悲伤的气氛笼罩,后来,爷爷奶奶再也没有养过猫了。
[免责声明]本文来源于网络,不代表本站立场,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,请联系邮箱:83115484@qq.com,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,保证您的权利。转载请注明出处:http://www.remaixie.com/post/7211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