鹦鹉常见病有哪些,吃什么药?
对于爱鸟的人士来说,如果自己宠物鸟。病了自己肯定会非常伤心。手养鹦鹉,最致命的就是这些病,出现了这些一定要及时解决。
①【便秘】这些是由于蔬菜水果缺乏脂肪性饲料,会引起鸟儿的便秘。这些鸟儿会焦躁不安。治疗方法可以用四五滴植物油放在食物里。
②【肠炎】这种群最主要就是水源不干净,要及时及时给鸟儿换干净的水,饮水和洗澡水要分开,每天能够换水是最好的。条件这些乘凉乘水的可以用热水消消毒。
③【羽虱】对于养虎皮鹦鹉的朋友来说,如果经常不清粪便,其实很多鹦鹉都会得上一种羽虱。这种虫子必须要消灭。你买一点兽用消灭清粉。要保持鹦鹉巢里面干净清洁。
④【寄生虫】由于食用食物鸟儿舔到人类的手,花草都会感染的一种***病。会使鹦鹉体型消瘦,羽毛没有光泽。可以在市面上买一些驱虫药,如果经济允许可以带你儿子去兽医店看看,对症下药也可以。
⑤【感冒】其实如果主人感冒了,这是千万要小心,因为这个很容易传染到鸟儿,定不要让他接触太近。当然鹦鹉它也可能会感冒,和人一样,昼夜温差太大也会感冒的。只要保证鹦鹉不挨饿,不吹寒风就能舒适过冬。
痢疾:在饮水中加痢特灵0.01%搅匀后即可饮用,连喂3天。
便秘和卵结:便秘使鸟排便困难,下腹肿胀,重者可死亡,卵结是初产卵的雌鸟,产卵困难或产不出卵。发现上述两种情况后,用滴管向口中或泄殖腔中注人蓖麻子油1-2滴,并多喂些蔬菜等青料,暂时停 喂小米和泰子,病好后再恢复正常饲喂标准.
感冒:表现的症状是流鼻涕,防治方法是冬季作好保温防寒处理,或用2%的硼酸水溶液清洗鸟鼻四周,也可在饮水中滴加2滴葡萄酒,使鸟尽快恢复健康。
***病:虎皮鹦鹉不嗜水浴,身上常有羽虱滋生,必须往意清除.消灭的方法是用除虫菊喷散。
鹦鹉热:表现为食欲减退,羽毛乱,拉黄绿色稀便,有粘液性鼻涕,眼有分秘物,严重者脱水。一般用四环素治疗效果较好.若有鹦鹉热致死的鸟,要深埋,避免传染.
爪病:脚趾关节化浓肿胀.其病因是蚊虫叮咬发炎或外伤所致,也有的是由于笼具内的刺将鸟刮伤.治疗方法是用消炎药消炎,涂抹紫药水或碘酒.
鹦鹉的常见病有不少,但无论什么病表现出的症状都是稀便、厌食、萎靡不振、耸着全身毛闭眼迷睡。没有必要去诊断明确是哪种病,拿一片土霉素和一粒感冒胶囊,压成粉状撒在鸟食上让它自己吃,一般就好了,如果鹦鹉得病较重,死了再买就轻松解决了。
血鹦鹉鱼常见病白点病我家鹦鹉鱼身上起白点了,听说庆大霉素治白点病,怎么使用,药的用量多少?谢谢?
此病要综合治疗,只用药收效不大,加强饲养管理很重要。
首先停食4~5天,减少污染,保持水温恒定,升温比原水温高2~3℃为佳。
在没有水草的情况下可适当投药,水草对各种药物敏感很快枯死。
1:早期可投入0.5%~1%食盐,可取得一定效果。
2:初期、中期可用1~5ppm的呋喃西林粉剂洒全箱。
用火柴棍蘸甲基蓝结晶粉,涮入病鱼箱内变色即可,都有较好效果。
3:早期、中期,将红汞放入水中,变成淡红色即可,有很好的消灭病原的作用,但不能反复使用,因汞有毒,鱼不易排出体外。
参考验方4:中期、晚期,特效药为硝酸亚汞,但鱼对此药很敏感,易造成死亡,故一般情况下不***用。
90×45×60(厘米)箱放绿豆粒大小一块即可,此药也不能反复使用。
鹦鹉鱼烂尾病?
烂鳍病其原因多由饲水不良,饲水长期处于浑浊状态,受新水***过多,水质不佳,或鱼吃不饱,鱼相互撕咬导致细菌感染。烂鳍病如果得不到及时治疗,也会将疾病传染给鱼群。防治:
1)在100[_a***_]水中放呋喃西林粉0.2克进行浸洗消毒,多次用药后可缓解病情。
2)在100千克水中放痢特灵3--5片,浸洗病鱼30分钟。
3)在100千克水中放土霉素5--8片浸洗消毒,能预防幼鱼或成鱼感染此病。
4)用低浓度高锰酸钾溶液浸洗消毒。
5)用庆大霉素浸洗,一般在100*50*35CM的水族箱中放2支。
红鹦鹉鱼常见病有哪些表现?
红鹦鹉鱼的常见病是白点病,也就是白毛病,直径约0.8mm,为肉眼可见的小白点。
在水温18-23℃的情况下,小瓜虫常寄生在鱼的皮下、尾鳍和鳃部,吸食鱼体组织的营养,并***鱼体分泌大量粘液,因此在鱼体表形成一个个白色脓泡,遍布鱼全身。热带鱼患此病时,表现在鱼鳍上先出现白点,鱼儿显得精神呆滞、漂浮于水面,很少活动。或者常在水草、砂石旁侧身迅速游动蹭痒。严重时,导致鱼体周身密布白点、停止摄食、肌体消瘦、呼吸困难直至死亡,病程一般约为5~10天。因小瓜虫不耐高温,一般25℃以上就会停止发育,当水温升至28~30℃时,就会自然死亡。因此对患白点病的热带鱼来说,治疗并不太麻烦。只须将水温维持在28~30℃左右,一星期以后,鱼体表的胞囊就会全部脱落。如果此时在辅以药物治疗,效果会更好。用药物治疗时,可在鱼缸中用0.1ppm的硝酸亚汞作药浴处理。对病重的鱼,可用2ppm的硝酸亚汞或0.5ppm孔雀石绿溶液侵洗病鱼2-3小时。当病鱼症状消失后,要及时更换新水,以免时间太长引致鱼的汞中毒。预防此病只须注意保持25℃以上的水温,引进新鱼时先将新鱼用高锰酸钾溶液或盐水浸泡消毒后才放入鱼缸,一般就能杜绝白点病的发生。白点病的症状:在患病初期,病鱼会用身体摩擦硬物,希望藉此清除身上讨厌的病原体。病鱼体表、鳍条和鳃上可见许多小白点。病鱼消瘦,浮于水面或群集一角,很少活动。后期体表如同覆盖一层白色薄膜,粘液增多,体色暗淡无光。白点病的发生环境:有明显的季节性,水温上下波动小瓜虫繁殖,15—23℃的水温最适于小瓜虫繁殖。白点病的治疗方法:无论使用什么药物首先要提高水温到30度。可利用小瓜虫不耐高温的方法,促使产生在鱼体表面的孢子快速成熟,加速其生长速度,使他们从鱼体表面脱落。治疗药物:1。也可用5%盐水浸泡数天;2。或用百万分之二(2ppm)的甲基蓝溶液,每天浸泡6小时;3。用百万分之零点零五(0.05ppm)的孔雀石绿和百万分之二十五(25ppm)的甲醛溶液混合处理,疗效较好;4。或用28~30℃的百万分之二(2ppm)的盐酸奎宁药液浸泡3~5天;5。或用百万分之二(2ppm)的硝酸亚汞药液浸泡30分钟;6。或用百万分之五十至七十(50~70ppm)浓度的红汞溶液浸泡5~15分钟,每天2次 治疗待白点消失后,仍要用药一段时间使未附着鱼体的小瓜虫死亡。
[免责声明]本文来源于网络,不代表本站立场,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,请联系邮箱:83115484@qq.com,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,保证您的权利。转载请注明出处:http://www.remaixie.com/post/667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