怎么样看待老板在工作群里发一些鸡汤文章?
感谢有机会回答问题,茉莉觉得这个是常态吧,角色互换,我们做了领导可能也会发鸡汤文。
首先要看个人情况,其实领导和我们也一样,也是普通人,有时需要鸡汤来鼓励自己。在日常看文章的时候,总有一些言辞会打动你,同样的,这个也会适用在领导身上,只是说他分享的文章,在某个时点结合你自己的实际,和你的过往可能没有更多的交集,所以你看了他发的鸡汤文,没有什么特别的触动。每个人的成长环境,个人经历都各有不同,所以这也是造成我们对不同的文章有不同的感受的原因。
第二有时是管理的需要。
其实老板说白了要鞭策一下大家,推动所有人努力,其实鸡汤文,确实有能鼓励人的作用,或多或少能让我们看了以后激动一下子,当然对于有些同事来说效果可能更大,所以对于老板来说,鼓舞员工人心也是一个他的工作内容,发鸡汤文章也算是老板自己的kpi组成部分吧。
这个世界上什么事做了不如不做?其中之一,就是老板在员工群里发鸡汤!
这种事情几年前我也干过,希望员工投入加班,便找了一个勤奋工作的段子,发在员工群里!希望员工放大目标,发了一些关于目标励志的鸡汤进员工群……或者有些话想对某位员工说,又不方便说,就来段相关的鸡汤……
我以为会有效果!
直到有一天,我上厕所时发了个鸡汤进群,发完无意中听到有两个人进厕所!“看,看,老板又发鸡汤了,还不是希望我们拼命干给他挣钱!发这种东西有啥用?”一位如此说,另一位则说:“我估计他发的这些鸡汤他自己都不信!”然后,两个人各种公司的不是,各种管理的问题……
后来,我也是痛定思痛,想明白了!如果员工都想老板一样想问题,他就或迟或早不是员工了……每一个人的三观都是根据自己的曾经的生活经历与家庭教育、学校教育、身边人的影响等综合因素形成的,不会因为你的鸡汤而改变……中国文化太过智慧,凡事都可以正着说,也可以反着说,角度不同,便可以产生不同的说法……
我不是说鸡汤不管用,只是说那东西没有你想象得管用,更多时候只是自说自话!别人反而可以从另外一个角度说出个不是!建立一个体制、模式,作用远远大于鸡汤!
1 心灵安慰
我们在生活上出现了诸多的失意,从而产生负面情绪,比如失意、悲伤、痛苦,这时候内心失落,正好看到一篇文章,好比自己的遭遇,从而引起自己的同情心,甚至取得情感共鸣。而鸡汤文的就是一种心理暗示,属于励志成功学的一种。往往都有套路,先抑后扬,主角情场、事业、家庭不顺,不经意间,生活出现转机,或者经过自己的努力,结局反转,最终柳暗花明又一村,人生变得美好。这也是我们自己内心的一种渴望和诉求,使我们相信自己的明天也会像文中主角一样,出现转机,让自己的心灵得到慰藉,从而给自己坚持下去的理由。
2 缓解焦虑
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,当我们在现实中不断被打击,从而内心焦虑,对未来产生担忧,甚至是产生负面情绪。对生活抱有悲观的心态。而且这种焦虑一时半会儿也无法缓解,因为是对自己的不自信,对未来的迷茫,对将来感到不安,觉得没有安全感。而不是对现在的结果负责。而鸡汤文中主角,往往都有一个美好的结局,对阅读者的负面情绪能产生抑制作用。同时,文章最后的结局,也为读者提供了一个看似明朗的方向,让我们的焦虑得到缓解,因为已经有类似成功案例,相信自己也能成功。
最后,由于心灵鸡汤语言温和,充满正能量,能让读者感受到文中的正能量,从而对于缓解自己负面情绪,有一定的帮助,但是如果仅仅依赖于心灵鸡汤,通过阅读几篇文章就可以升职加薪,成为人生赢家,迎娶白富美,那只能是你想多了。而且任何事物都是过犹不及,鸡汤文也一样,你看多了,就感觉很***,正所谓真诚价太高,套路得人心。如果真想从根本上解决问题,只能努力提升自己,这才是唯一途径。
“职场葩葩说”想问一句,在这些题主眼里及看客眼里,有多少人是老板,有多少人是员工?角色不同的转换对待问题的角度不同,因此格局也会不同,每个人的命运也会不同。
“职场葩葩说”与很多创业者有过类似问题“心灵鸡汤”的交流,这些人或者曾经是创业者现在是职场中的员工,或者曾经是员工现在是创业者,但是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身份特征,那就是都做过老板。
不屑于读心灵鸡汤,是我们独立思想的开始,也是我们不喜欢被控制,不喜欢被奴役的人格追求,这固然是现代文明是值得称道的。但是心灵鸡汤很多时候并不是毒鸡汤,也不是老板给你灌***要控制你的思想,也许是他们的血的教训的思索。
上面我们所提到过的,具有共同老板身份特征的人,特别是原来是职场中的员工后来独自创业成为老板的,他们在原公司的想法和我们一样,认为心灵鸡汤是最性价比最好的报酬,心里面是非常拒绝心灵鸡汤的。
但是自从从员工转变成为公司的老板身份,他们曾经认为的心灵鸡汤,现在想来确实非常有道理,是许多失败案例的教训与总结。尽管他们向员工灌输心灵鸡汤,心里面也会去想手下的员工和曾经的自己一样的想法,心里也会问候他祖宗十八遍,但是他们也必须去做。
总有一些人会受到心灵鸡汤的“蛊惑”,心甘情愿的喝下心灵鸡汤,奋不顾身,义不容辞去做了,这些人有可能成为公司的元老,有可能成为公司的创始人,有可能是另一个阿里巴巴的十八罗汉。然而大部分拒绝心灵鸡汤的人,大多数人只是为了生活而工作,还不是为了事业而工作。
灌输心灵鸡汤,当然老板有老板自己的需要,资本家就是逐利的,人心就是贪婪的,这点是无法否定的,但是这也是社会前进的驱动力。伟大的历史人物,都是以灌输心灵鸡汤而闻名于世的,所以才有了佛教、***教,***教等等。只不过有些是高级的心灵鸡汤,有些是初级的心灵鸡汤。
END: 职场风云乱,迷局真相显,关注“职场葩葩说”。 欢迎在评论中发表不同的观点,保证答题皆为原创,如果喜欢,"关注","点赞","转发"一下,谢谢。
[免责声明]本文来源于网络,不代表本站立场,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,请联系邮箱:83115484@qq.com,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,保证您的权利。转载请注明出处:http://www.remaixie.com/post/5989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