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狗”相关的成语有多少?为什么很多是贬义词?
狗的成语都包括:鼠窜狗盗、狐朋狗党、油嘴狗舌、苍狗白衣、行同狗彘、人模狗样、偷猫盗狗、鸡鸣狗盗、偷鸡摸狗、狗尾貂续、狗吠之警、驴鸣狗吠、椎埋狗窃、偷鸡盗狗、落水狗、狗咬狗、关门打狗、狗马声色、泥猪瓦狗、狗盗鸡鸣、狗仗官势、指鸡骂狗、饭牛屠狗、狗仗人势、人面狗心、塞狗洞、鼠盗狗窃、屠狗卖浆、狗吠非主、狗续侯冠、打落水狗、藏弓烹狗、狗盗鸡啼、苍狗白云、瘈狗噬人、猪卑狗险、猪狗不如、打狗欺主、狗行狼心、椎埋屠狗、帮狗吃食、狼心狗肺、貂狗相属、蛙鸣狗吠、狗血喷头、狗傍人势、兔死狗烹、狗颠***、画虎成狗、打鸡骂狗、鸡鸣狗吠、泥猪疥狗、狗续金貂、狗屁不通、卖狗悬羊、狐群狗党、兔尽狗烹、狗胆包天、斗鸡走狗、淮王鸡狗、狗头鼠脑、狗苟蝇营、指猪骂狗、狗彘不食、狗捉老鼠、行若狗彘、声色狗马、跖狗吠尧、狗头军师、狗恶酒酸、狗肺狼心、摸鸡偷狗、狗彘不若、获兔烹狗、白衣苍狗、狗偷鼠窃、***骂狗、狼嗥狗叫、嫁狗随狗、行同狗豨、引狗入寨、阿猫阿狗、狗盗鼠窃、狗尾续貂、画虎类狗、狗***、土鸡瓦狗、鸡零狗碎、打狗看主、狗眼看人、狗腿子、牛黄狗宝、土龙刍狗、狗血淋头、鼠偷狗盗、狗拿耗子、羊头狗肉、狗吠之惊、狗吠不惊、鸡飞狗跳、贼头狗脑、狗彘不如、狗追耗子、斗鸡养狗、泥猪癞狗、狐鸣狗盗、偷狗戏鸡、鼠窃狗盗、狗皮膏药、狐朋狗友、鸡肠狗肚、猪朋狗友、狗窦大开、狗走狐淫、狗续貂尾、嫁狗逐狗、狗逮老鼠、捉鸡骂狗、狗党狐朋、狗党狐群、烹狗藏弓、丧家之狗、鸡飞狗叫、狗心狗行、功狗功人、阿狗阿猫、狗彘之行、鸡飞狗窜、狗马之心、飞鹰走狗、狼心狗行、鸡飞狗走、狗急跳墙、蝇营狗苟、鼠窃狗偷、狗猛酒酸、泥车瓦狗、白云苍狗、傫如丧狗、驴心狗肺。(当然这只是一部分) 为什么都是贬义词?因为在中国古代时狗是非常低级的家畜,(像过街老鼠,***喊打!)。从那时便有“”狗肉不上正席”这一句话。这句话也说出了中国古人对狗的贬低。所以从古时留传下来的狗的成语就含有贬义。
谢谢邀请!
最常见的,犬与鸡经常连用。还有一句不常用的成语“陶犬瓦鸡”,语本南朝梁元帝《金楼子· 立言上》:“夫陶犬无守业之警,瓦鸡无司晨之益。”比喻徒具形式而没有实际用途之物。
有关狗的成语也是含有贬义的居多。如“鼠窜狗盗”,像鼠狗那样奔窜偷盗。“狐朋狗友”,显然指一些不三不四的朋友。“声色狗马”,即歌舞、女色、玩狗、跑马。泛指旧时统治阶级的淫乐方式。宋代李清照《金石录后序》云:“于是几案罗列,枕席枕藉,意会心谋,目往神授,乐在声色狗马之上。”“泥猪疥狗”,比喻卑贱或粗鄙的人。“鸡肠狗肚”,比喻狭窄的度量,狠毒的心肠。“蝇营狗苟”,语本唐代韩愈《送穷文》:“朝悔其行,暮已复然,蝇营狗苟,驱去复还。”比喻像苍蝇一样到处钻营,如***苟且求活。常用来形容那些不择手段、不顾廉耻追求名利的人。
狗虽然一心事主,有忠诚的美名,但成语却有很多不取其“义犬”的形象,如“狗仗人势”“鼠窃狗偷”“行同狗彘”“狗血喷头”“狗彘不若”等等,在此,狗所充当的角色都不太光彩。
“犬马之劳”,是为主子或他人尽力的谦辞,时代推移,如今此词在交往中已经很少用了。“犬马之养”,语本《论语· 为政》:“今之孝者,是谓能养。至于犬马,皆能有养;不敬,何以别乎?”后人常以“犬马之养”为供养父母的谦辞,今天也不大使用了。
“狗吠非主”,狗见到外人便吠叫。亦以喻臣奴事其主而拒事非其主者。语出《战国策》:“跖之狗吠尧,非贵跖而贱尧也,狗固吠非其主也。”
“桀犬吠尧”,语本汉代邹阳《狱中上书自明》,桀是传说中夏朝的暴君,尧是传说中远古时代的圣贤之君,桀的狗向尧乱叫,是各为其主的意思,但也比喻坏人的走狗攻击好人或一心为主子效劳。“傫如丧狗”,形容人失意而精神颓丧。语本《史记· 孔子世家》:“孔子适郑,与***相失,孔子独立郭东门……累累若丧家之狗。”裴骃集解引王肃曰:“丧家之狗,主人哀荒,不见饮食,故累然而不得意。孔子生于乱世,道不得行,故累累然不得志之貌也。”该成语的原意是办丧事的人家的狗,“丧”,比喻沦落不遇的人。后人读“丧”为去声,以为无家可归之狗,无处投奔而惊慌失措。
“狗尾续貂”,亦作“狗尾貂续”。第一种意思是古代近侍官员以貂尾为冠饰,任官太滥,貂尾不足,用狗尾代替。后以“狗尾续貂”讽刺封爵太滥。《晋书· 赵王伦传》:“奴卒厮役亦加以爵位。每朝会,貂蝉盈坐,时人为之谚曰:‘貂不足,狗尾续。’”第二种意思是比喻以坏续好,前后不相称。多指文学艺术作品。宋周必大《杨廷秀送牛尾狸侑以长句次韵》:“公诗如貂不烦削,我续狗尾句空著。”
“狗急跳墙”,比喻走投无路时不顾后果地行动。语出《敦煌变文集》:“人急烧香,狗急蓦墙。”
“狗彘不若”,犹言猪狗不如。形容品行极端卑劣。语出《荀子· 荣辱》:“乳彘不触虎,乳狗不远游,不忘其亲也。人也,下忘其身,内忘其亲,上忘其君,则是人也,而曾狗彘之不若也。”“鸡鸣狗吠”,有两个意思,一是形容百姓安居乐业。语出《孟子· 公孙丑上》:“鸡鸣狗吠相闻,而达乎四境,而齐有其民矣。”焦循正义:“此必时俗语。故《老子》亦云:‘乐其俗,安其居,邻里相望,鸡犬之声相闻。’”二是形容战乱。
此外,汉语中有关狗的成语还有很多,如“鸡飞狗叫”“白衣苍狗”“飞鹰走狗”“狗行狼心”等等,如果运用得恰当,会给文章增添不少色彩。
鸡鸣狗盗、鸡飞狗走、狐朋狗党、狗仗人势、关门打狗、狗血喷头、狗屁不通、嫁狗随狗、狼心狗肺、打落水狗、狗盗鸡鸣、狗续金貂、狗吠之惊、人面狗心、猪狗不如、土鸡瓦狗等等……,很多与狗相关的成语
在抗战片中,我们常常会听到或者看到,那些投靠日本的人又被称做二狗子、狗腿子、狗汉奸。这些人一般都缺少民族气节,胆小怕事。通过阿谀奉承、讨好来获得劳动成果。
狗呢,它是畜牲的一种,常常会看到它向主人或是向强大的人摇尾乞怜,当落荒而逃的时候,会夹着尾巴。但是对于狗来讲,它有时也有忠诚的一面,对主人忠诚,有很人性化的一面,所以不能一盖而论。但是种种迹象表明,多数情况下、从根本源上来说,它是低于人一等的,用它来形容人与事,其实也就是在骂人,贬低的意思了。
狗的一年相当多大岁数?有何依据?
狗狗的一岁相当于人的18~20岁,此后狗狗的每一年相当于人的7岁~10岁。
依据便是依照狗狗的发育期和人的发育期作对比。
狗狗1岁以前普遍都是身体的疯长期,而到一岁半以后则普遍达到性成熟,可以交配的年龄;
而人则是18岁以前属于身体的发育期,18岁为分水岭,18岁后普遍达到身体上的成熟,而到20岁左右几乎达到性成熟。
所以说狗狗的第1年相当于人的18~20岁。
此后狗狗每一年相当于人的7~10岁,狗狗的平均寿命大概为13年左右。
狗的年龄:一年相当于人类的4-5岁。
1、尽管大型犬和小型犬的发育速度多少有些差别。但通常狗在一岁时即可发育成长为相当于人18岁的程度。以后每过一年,狗的生长速度大约相当于人的4-5年。
2、和人类进入长寿时代一样,狗也迎来了它们的长寿时代。现在大型犬的寿命平均已达10年,小型犬平均已达12-13年。其中有些狗可以存活17-18的甚至20年。
3、3-4个月前属于狗崽阶段,长到3个月为幼犬,到6个月大可以称小犬,1岁半左右为它的青年时期,长到7岁半,狗应该算步入壮年了,而过了这个岁数就属于老年阶段了。其中对狗来说最重要的时期要算是它的少年时代,这个阶段的狗正处于长身体和性格形成的最关键时期。
4、目前普遍给狗注射了预防疫苗,患丝虫病和犬瘟热的狗已经基本绝迹。其次是狗肠道寄生虫病的防治已经很彻底,同时也开始注意狗的营养平衡。相反,现在因饱食终日而出现的肥狗的确已经不少。狗在在1年内可以长到相当于人18岁的程度。
[免责声明]本文来源于网络,不代表本站立场,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,请联系邮箱:83115484@qq.com,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,保证您的权利。转载请注明出处:http://www.remaixie.com/post/4201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