鹦鹉学舌体现了语言的什么功能
“鹦鹉学舌”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“仿说行为”,一般儿童表达性语言的发展要经过四个阶段,理解反应阶段、模仿阶段、提示阶段和主动表达阶段。
自闭症患儿同样要经历这四个过程,但是他们的语言发展的每个阶段都很慢,尤其是在主动表达阶段,有一部分患儿很少有或根本没有主动性表达。
正如我们看到的很多孩子会模仿别人的说话,或者能模仿电视的广告词,但他们大多无法和一般人做正常沟通。
鹦鹉学舌并不是言语活动。
言语活动是大脑皮质各个部位共同活动的结果,是运用语言交流思想的过程既包括说话,也包括听懂别人讲的话,还包括写字和阅读。言语活动基本可以划分为听、说、读、写。
鹦鹉学舌只不过它经过长时间训练后的一种特殊反射行为。但是不管用什么方法教给鹦鹉说话,都只不过是学舌,仅此而已,它们并不懂得语言的真实意思,更不能自主进行沟通。
鹦鹉学舌属于加涅什么学习?
属于学习行为!
“鹦鹉学舌”是动物出生后,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建立起来的后天学习行为.因此“鹦鹉学舌”属于学习行为。
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,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行为,是动物的一种本能,不会丧失。
后天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,在动物的成长过程中,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。
原因:
1.先天性行为:是指动物生来就有的,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。
2.学习行为:是指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,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,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。
鹦鹉学舌是在它具有这种遗传物质的基础上,通过人的训化而学会讲一些简单的话;所以这是学习行为。
[免责声明]本文来源于网络,不代表本站立场,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,请联系邮箱:83115484@qq.com,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,保证您的权利。转载请注明出处:http://www.remaixie.com/post/2925.html